重要政策变化!9月1日起,欧亚经济联盟全面恢复强制认证要求,进口商需提前应对
本台讯 2025年9月1日,俄罗斯及欧亚经济联盟(EAEU)针对进口商品的临时便利化措施将正式结束。届时,进口商将重新面临强制性的样品进口、实验室检测和技术法规符合性标识(ТР ТС / EAEU TR)要求。为帮助企业清晰把握政策动向、规避风险并顺利完成认证,我们专访了海关清关部门负责人、“Grovex Customs”(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第1548号报关代理)业务单元代表艾琳娜·鲍里森科(Elina Borisenko),共同梳理了核心变化、典型风险及实操建议。
核心变化一览取消免检声明: 今后将不再允许仅凭文件审核即签发符合性声明(DOC),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测。
强制标识要求: 所有受欧亚经济联盟技术法规(ТР ТС)管辖的产品,必须施加符合性标识(EAC标志)。
样品进口透明化: 在申请符合性声明(DOC)或符合性证书(COC)时,必须提供用于检测的样品所对应的进口报关单(DT)信息。
为何“简化模式”终结?过去几年,市场普遍采用了一种“简化”认证模式:无需预先进口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即可注册符合性声明。这种做法在新冠疫情期间及疫后阶段尤为盛行。然而,自9月1日起,回归完整、规范的认证程序将不可避免。
对于包括食品、日用化学品、儿童用品、电器电子设备、轮胎等一系列商品类别,此类简化操作不再被允许。继续沿用旧模式将带来显著风险。
违反新规的潜在后果证书吊销: 系统自动核查时若发现缺少样品进口报关单信息,已签发的符合性文件可能被撤销。
额外成本: 重新认证将产生新的检测报告费用、认证服务费及政府规费
货物滞留: 一旦违规被发现,可能导致货物通关受阻,产生港口或仓库滞留费、转运费及其他相关支出。
行政处罚: 违规行为可能依据《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》第16.3条(违反禁令和限制规定)被追究行政责任。
时间损失: 重新进行认证流程耗时较长,尤其在业务高峰期,可能需7至30个工作日。
企业应对策略专家强烈建议企业提前准备,采取以下关键步骤:
单独进口样品: 将用于检测的样品与大宗货物分开进口。
申报样品:为进口的样品单独、规范地办理报关手续(获取DT)。
实验室检测:在经认可的实验室完成强制性检测。
获取证书:申请有效期1至5年的符合性声明(DOC)或符合性证书(COC)。
提前标识:在产品运抵欧亚经济联盟关境前,完成符合性标识(EAC)的施加工作。
重点注意事项适用范围:
样品进口和强制认证要求适用于所有受欧亚经济联盟技术法规(ТР ТС)管控的产品,主要包括:
食品;
化工产品;
儿童玩具及文具;
电子产品、家用电器、轮胎等。
提前核查: 在启动货物发运前1-2个月,务必根据商品海关编码(HS Code) 确认适用的具体法规要求。
必备文件:
与认证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;
与认可实验室签订的检测合同;
符合性声明(DOC)/符合性证书(COC);
样品进口报关单(DT)。
特别提醒: 若样品随同整批货物一同进口,需高度警惕由此引发的延误风险,且强制标识要求依然适用——海关对此类情况的监管将显著加强。
为何必须立即行动?业界预计,随着新规落地,认证机构的工作负荷将激增,文件处理周期可能显著延长。即便未来部分便利措施有回调可能,但总体政策方向已非常明确:全面回归规范化、标准化的认证程序。
提前着手准备认证文件,是保障供应链稳定、避免罚款和不必要经济损失的关键。 留给企业适应新规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,倒计时已经开始。